当前位置: 首页 >> 芳华岁月 >> 纪念文集特刊 >> 正文

芳华岁月

纪念文集特刊

第三篇:我们一起走过的路

时间:2021-05-26作者:

  

为庆祝山东大学120周年校庆,计算机学科创办50周年、计算机学院创建40周年,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特别推出“四十周年院庆纪念文集特刊”,陆续分享学院离退休教师及历届校友在山大计算机学院任教、求学历程、师生故事,展现学院文化以及变迁发展历程,从不同视角回顾学院办学四十年来风雨和辉煌,抒发学院师生及海内外校友的爱院荣院情怀。忆往昔、看今朝,学院必将在四十周年院庆来临之际,乘势而上、行稳致远!

 

我们一起走过的路

——计算机学院汪嘉业教授(首任系主任)

 

1981年底山东大学创建了计算机科学系。虽然离世界上发明第一台电脑已过去三十多年,但在那时无论在计算机学科本身或应用的发展仍处于尖端科学的前沿。报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热情经久不衰。建立计算机科学系是山东大学师生久已盼望的,因此这对山东大学无疑是一件大事。山大师生对电子计算机情有独钟。1957年中科院和教育部第一次组织有关电子计算机的短训班,数学系送贺广文、蔡庚裕和贾启恒老师去北京学习程序设计和计算机原理,派杨培勤老师去吉林大学师从苏联专家学习计算方法。这些短训班对几乎所有重点高校起了电子计算机启蒙作用。老师们从北京回校后立刻培养计算数学专门化学生,于是山大在1959年暑假毕业第一届计算数学专门化学生三十多人。从1958年开始山大师生不断地组织或参与了多项制造电子计算机项目,例如省科委组织的103电子计算机,模拟电子计算机,电子算盘,油田通用计算机及用于军事目的的计算机等。其中最成功的是1971-1973年由山东大学研制成功的以小规模集成电路和磁蕊为主要元件的每秒运行十万条指令的电子计算机,以及在该机上自制的算法语句ALGOL60。该项目是郑玉林教授领导的,山东省科委很有远见地资助一百万元人民币。周志仁书记为该项目从组织培训装配工人抓起,保证了工艺质量, 这是该项目成功的关键。这台计算机可靠地工作了十年,为工业设计, 科学计算, 教学实习及国防目的做了大量的工作。当时国内自制类似规模通用计算机的除了山大,还有北大和复旦。

1971年开始山大数学系招收了第一届计算机专业学生,1977年恢复高考后, 入学学生业务质量很高, 我们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的教学大纲来组织教学,使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提高。

1981年我们在认识计算机科学的道路上走了20多年,由于国家处于被封闭情况, 我们自身又因局限于理科的思维方式, 把电脑更多地考虑成科学计算的工具,因而对电脑科学的理解偏重于计算机原理和算法语言范畴。文革后开放国门, 我们从派出去和请进来的过程中学习到计算机科学在算法设计与分析,人工智能及大量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方面有广阔的天地, 使我们在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上有了明确的方向。

1981年建立系从时间上看是晚了一点, 但从我们各方面的准备来看, 这可能是一个合适的时机,这是校领导的英明决策。建系后数学系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自然成为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由于建系前已有十年的计算机专业办学过程,而且负责教学的领导和老师一直都是认真和努力的工作,使新的系里的教学工作一开始便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当时一个主要困难是教学经费严重不足,一年计算机系的教学经费只够买两台微机。有时用科研经费购来的计算机给学生做语言课实习,如买来的PDP-11小型机和Macintosh微机都让本科生做过实习用。由于这个系是从数学系脱胎而来的,我们高等数学及离散数学的教学内容充实,教学水平很高,学生考研究生时数学成绩常占优势。由于我们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时离散数学要求高,而使山东省属大学毕业生望而却步。

要办好一个系,优秀的师资队伍和杰出的学科带头人是关键。但当经费十分缺乏,即使有了经费由于那时工作人员均是属于单位的,不能随便流动。因而要从国内外聘请优秀的老师来山大工作来提高师资水平是行不通的。只能通过对现有师资的培养及带好研究生留校的路来实现。多少年来国内外研究型的大学都是把创新能力作为评价老师的最主要因素,我认为这个要求是十分合理的。我们要求学生在大学阶段除了掌握一定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外,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是教书育人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独立工作能力中更主要的是创新能力,要能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显然我们必须要求老师具有这样的能力。从我开始在山大工作我便被告知老师不做科研是不能教好书的,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也体会到这一点。老师的科研能力和经验以及在科研活动中学到的较宽广的知识帮他把讲授内容的来胧去脉搞清楚,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思路的来源弄懂并告诉学生,这样才做到启发式的教学,避免照本宣读,这样学生也才能把一本本厚书读薄了。

老师发表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老师创新能力的重要根据, 这是因为做了任何研究, 只要研究工作的创新内容达到一定水平,总能被适当的学术刊物接受并发表。我们这样要求教师重视科研,从来不去担心教师是否会教不好书的。事实上科研好的老师办事比较认真,只要他有较好的表述能力,都能教好书, 而且系里被认为教书好的老师一般是科研能力强的老师。

在建系初期,就全系工作来说在科研上压力是很大的。教师们的科研正在从别的学科转来计算机科学,发表论文数不多,在国内没有影响。不仅不能授予博士学位,连硕士点也不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数在全校理科中排名落后。这种情况在一个研究型的大学中处境十分尴尬。我们是别无选择的,只能努力把全系的科研搞上去,在短期内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争取多发表论文,扩大国内的影响,尽早申请到硕士点,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争取多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项目和其它科研资助。要做到这些,不能只依靠个别教师的成果,必须普遍提高教师们科研能力并做出成绩。我们配合学校的政策,把科研作为评价教师的业务水平的主要部分,这自然成为督促大家开展科研的主要推动力。这样的做法在研究型大学中是很自然的,但当时也不是所有教师都认同,但大家还是接受了这样的做法,这一点我十分感谢计算机系老师的顾全大局,和大家的谅解。当时我系在董继润教授带领的数据库,马绍汉教授带领的图论算法和CAD及图形学方面是强项,在国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我们在培养研究生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通过讨论班组织和促进师生一起开展科研,充分发挥这三个方向的影响力。

我们认为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实践会给我们带来科研的源泉和动力。因此我们也提倡去做联系实际的计算机应用项目。如广告显示牌,地下水计算,影院音响设计,酒勾对等项目。其中某些项目确实如我们的期望,推动了我们的科研。例如地下水计算的网格设计成为张彩明教授硕士论文的一部分,孟祥旭教授为主的丝织品计算机辅助制造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完成上海大华仪表厂绘图机智能装置时, 为了解决绘制圆算法的速度提高问题,王文平教授创造了一种很有效的绘圆的差分算法, 该方法除了克服项目中的难点,还进一步作了理论探讨,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期刊CAD上,审稿人说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绘圆算法。这个方法还推广用于绘制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等二次曲线,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

通过我们建系初期的努力,在学术方面和教学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学位授予权的问题在逐步解决,科研经费也逐年增加,学科在国内也有了不小的影响。虽然在国内实力还属中游,但为进一步的发展打好了基础。

当时另一件值得我们高兴的是我们的不少本科学生考上北大、中科院、复旦及北航等名校读研究生。由于他们在学业和工作态度上的优良表现,特别受到北京各单位的欢迎。这表明我们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上是取得了成效。

成立计算机科学系初期无论教学、科研或学生管理困难是比较多的,我们系领导分工合作, 责权明确,党政之间及行政领导之间关系融洽,各自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没有人为自己的利益或职位高低计较,这些老师的高尚品质是我们能取得成绩的根本。

从建系至今已四十年了,这四十年计算机系的进步太大了。老师的水平越来越高,在科研上做了很多突破性的成绩,使我校计算机学科在国内地位大大提高。这是历届领导和老师们的成绩的积累和努力的结果。陈宝权教授在我系任职院长的四年中做出的成绩是杰出和令人难忘的。我盼望计算机学科在老师们的努力下更上一层楼。以适应国家和学校对我们的期望。

 

 

编辑/徐慧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